• 天下卞氏皆出于卞明
  • 来源:本站  作者:程琨  时间:2012-06-26
  • 原文章指向地址:【点击】
  •     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当代卞姓人口大约有31万,全国姓氏排名第269位,约占全国人口的0.025%。目前卞姓的第一大省为江苏,大约占全国卞姓人口的44%,其次分布于黑龙江、山东、河南、安徽、四川、上海等地。另外,在韩国还有卞氏78,685人(2000年韩国统计数据),为韩国姓氏排名的第五十九位。
        卞姓是一个古老的姓氏,起源地为山东省泗水县,这个早已成为共识,毫无争议。但谈到卞姓的始祖,就出现了一些不同的说法,主要有卞明说和曹叔振铎说两种。
        那么,卞姓的起源到底哪种说法正确?这个问题,要从四千二百多年前卞明建立卞国谈起。
        关于卞明的世系,大体有两种说法。
        一说为黄帝之后裔。据《元和姓纂》记载,黄帝有儿子叫龙苗,龙苗生吾融,传到吾融的儿子明,被封在卞,史称卞明,建立卞国。卞国为黄帝子孙所封之七十国之一(据《路史•国名纪》)。《路史》卷十四也说:“黄帝元妃西陵氏生三子,曰昌意,曰嚣,曰龙苖。龙苗生吾融为吾氏,吾融生卞明封于卞,为卞氏。”卞明的后代子孙就以国名为姓氏,称卞氏。
        一说为颛顼之后裔。史籍中所载颛顼支裔纷乱,相互牴牾,著名考古学家王献唐先生梳理后云:先是颛顼子骆明生白马、白犬,尧封白马子鲧为崇伯。《寰宇记》:“垞城,古崇国,在泗上。”今治东北四十里有崇邑,西有城子顶,即垞城故址。到了虞舜时期,鲧因之水未成而被诛杀,改封鲧叔父白犬之子卞明,国于其地,奉颛顼之祀。这就是卞明之名所由起。故知今泗水县之卞明国为虞舜所封,历经虞、夏、商三代,世世在泗源奉祀颛顼。
        其实,这两种说法归根结底还是一说。关于轩辕黄帝大家都知道,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不用多作介绍。颛顼,高阳氏,上古时代一位泽被宇内、功德盖世的帝王,也被尊为五帝之一。《史记•五帝本纪》:“帝颛顼高阳者,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也。”因此,卞明应该是黄帝的五世孙。由此可见,卞出于姬姓,系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后裔,起源于夏代之前的虞舜时期。从卞明初封到“汤伐有卞”灭国,延续了近两千年的时间,在汶泗流域一直是个有影响的国家。
        那么,卞国的地望在哪里呢?《路史•国名纪》载:“卞,卞明国,汤伐有卞。”《山东通志》也载:“卞,古卞明国……汤伐有卞,今泗水县有卞城。”《论语类考》卷二:“鲁之卞邑即古卞明之国,成汤尝伐有卞矣。春秋僖公十七年夫人姜氏会齐侯于卞,其后季武子以为采邑。即今兖州府泗水县地。《路史》云:泗水县有古卞城。”《春秋》僖公十七年:“夫人会齐侯于卞”杨伯峻注:“卞,鲁邑,故城在今山东省泗水县东五十里。”《史记•鲁世家》:“倾公亡,迁于卞邑。”由以上记载可知,关于卞国国都的地望问题说法是一致的,就是在今天的山东省泗水县。
        卞城遗址位于今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村,北临泗河。城址呈不规则四方形,南北长约650米,东西宽约850米。其地面建筑现仅存城西北角,残高约8米,这就是夏商时代的卞明国及其后的卞邑城址,今存古城址为春秋至汉时期的遗址。1986年3月,济宁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有些卞氏家谱及姓氏书中说,曹叔振铎之次子叔田受封于卞,建立卞国而为天下卞氏之祖。振铎,周武王的弟弟。武王灭商建立西周后,把振铎封在了曹,建立了曹国,定都于陶丘,也就是现在的定陶一带。振铎是曹姓的始祖,同时他也会是卞姓的始祖吗?我们试析如下:
        1、缺乏史料记载。不论是正史、野史还是地方史志,大都没有类似记载,仅在《路史•后纪十•疏仡纪•高辛纪下》中见到一条:“曹叔甸伯二十六世而宋灭之。有……其支于卞者为卞氏。”《路史》是南宋孝宗时代的学者罗泌所著,此书详述了有关上古时期的历史、地理、风俗、氏族等方面的史事和传说,虽然资料丰富,但因为取材芜杂,很多材料来自纬书和道藏,神话色彩强烈,故向来不为历史学家所采用。
        2、周代的卞是鲁国属邑,而不属于曹国管辖,当时不可能出现跨国封赠的可能。
        《国语•鲁语》:“鲁有弁、费”,韦昭注曰:“弁即卞。”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说:“古卞明国。春秋时鲁卞邑。”
        民国间王子襄的《泗志钩沉》中记载了商初汤讨伐卞国后情况:“汤伐有卞,存其祀,分其地封皋陶子伯翳之裔费昌为奄国,兼有今县西及曲阜、邹、费之境。而卞明、颛臾、鄫、邾错处其间,为附庸。”汤将卞国打败后,大部分土地被分出来封给皋陶之后费昌建立了奄国,而卞国则保有一席之地成为奄国的附庸。直到周初周公东征将践灭奄国,卞国同时灭国,成为鲁国的属邑,即卞邑。
        《左传》、《国语》等古籍中记载有季武子取卞为私邑事。鲁襄公二十九年(前五四四)四月,鲁襄公参加楚康王葬礼后,从楚返归,到达方城时,季武子占取卞邑。季武子派公治去见鲁襄公,公冶把封好的信给鲁襄公。信上说,听到戍守卞邑的人打算叛变,下臣率领部下讨伐,已经占领卞邑,谨此报告。鲁襄公说,想要这个地方而说它叛变,这只能是对我表示疏远。鲁襄公问公冶,是否可以进入国境。公冶回答说,君主您据有国家,谁敢违背君主?鲁襄公赐给公冶冕服,公冶辞谢,鲁襄公坚持要给,公冶这才收下。鲁襄公不欲返鲁,而想让楚出兵讨伐季氏,荣成伯劝他入国,并赋《式微》之诗。鲁襄公这才于五月间返回至鲁。从这一事件上也可看出卞邑为鲁国属邑。
         3、叔田墓葬在今山东省定陶县仿山,与其父曹叔振铎墓葬在一起。假设确有叔田分封于卞重新建立卞国之事,那么叔田的墓葬应在其受封之地卞,而不会在曹。
         其实,南宋郑樵在《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中对此说法已有驳斥:“卞氏,鲁邑也,今兖州泗水有卞城。《姓纂》云:曹叔振铎之后有支庶,食采于卞,因以氏焉。然,卞非曹邑之地。”《古今姓氏书辩证》对此也提出疑问:“卞。谨按:《庄子》汤时有卞随。又春秋时,鲁晋皆有卞邑。未知何独出于曹也?案:《广韵》谓本曹叔振铎之支子封于卞,遂以建族。原本不载,此文似未明晰。今附以备考。”
         看来,这以说法根本就是站不住脚的。
         4、早在三千七百多年以前的夏朝末年,中国历史上便已经有了卞氏的名人出现,那就是高士卞随。汤将讨伐夏桀,曾和卞随商量,卞随拒不回答。汤战胜夏桀后,要让天下给卞随,卞随认为受到污辱,自投椆水(一说颍水)而死(见《庄子•让王》﹑《吕氏春秋•离俗》)。卞随和春秋初期以勇力而闻名的卞庄子以及向楚王献和氏璧的卞和,均为卞明之后裔。
         因此,我们可以断言:天下卞氏皆源于一地——古卞国,天下卞氏共有一个祖先——黄帝的后裔卞明。


    参考资料:
    [唐]林宝:《元和姓纂》中华书局1994-05
    [宋]罗泌:《路史》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3-06
    [南宋]郑樵:《通志》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01
    [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商务印书馆1936-06
    [清]陆釴:《康熙山东通志》凤凰出版社2010-05
    [清]赵英祚修,黄承臒纂 :《泗水县志》清光绪18年刊本
    王子襄:《泗志钩沉》(抄本)
    王献唐:《炎黄氏族文化考》齐鲁书社1985-07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1988-01
    陈奇猷:《吕氏春秋新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04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2009-10
    泗水县地名志编纂委员会:《泗水县地名志》,泗水县地名志编纂委员会,1998-12

    作者简介:
        程琨,青年作家,山东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大众文学学会旅游文学委员会委员,《山东人》杂志特约记者,《泗水文艺》杂志执行主编。擅长散文写作,平时致力于地方历史文化和仲子(子路)研究。有各类文学作品及文化类文章发表于《法制日报》、《齐鲁晚报》、《大众阅读报》、《时代文学》、《当代小说》、《走向世界》、《中国旅游文化》等省内外报刊,入选多种选集。著有散文集《朗润青山十八条溪》(合著),主编有《走近中国泉乡》、《泗水文史丛书:川上诗文卷》、《仲子论集》、《仲子路的故事》、《圣鲁砭石养生保健术》等书籍。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文学奖项。

    免责声明: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本网工作人员删除。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无关。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