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士云“礼经家国”之考
--------------四川省芦山县档案局 李富民
卞士云其人:卞士云,字季华,光河,号竹辰,江苏仪征人。道光三年进士,授编修。道光六年,历任四川副考官、主考官。道光十二年,湖北主考官,会试同考官、御史、长芦盐运使,后历任安庆、凤阳、宁国知府,升广西右江道、湖北按察使,湖北布政使署巡抚。道光二十二年署浙江巡抚,补授浙江布政使,卒于任。著有《退思斋诗集》。 是清朝典型的清廉务实型一品大员,在书法、教育、施政和以“礼”教化方面颇有建树。
一、“礼经家国”匾额的制作宏大和精致之考。
据考“礼经家国”匾额是卞士云在四川任“钦命四川大主考翰林院编修”时,于道光戊子年(即道光8年,公元1828年)时自题悬于自家大堂以“警示、教化、激励”之用。后约在道光癸卯年(公元1843年)前离任四川时因匾额过大,无法携带,赠与友人。后来,此匾被四川官员张文海用作重礼送给当时权贵“大德望周亲翁”营建房屋时迁居志喜,挂于屋前门楣显摆。
此断的依据有四:一、此匾额气势宏大,由一块特大金丝楠木板制成(长268cm宽82cm 厚3.3 )。目前,在全国发现的所的古匾额中有如此大规格板料的实属罕见,更不用说是金丝楠了。二、此匾额选料精湛保存完好,少有蛀和腐朽,至今没变形实属少见,只有官家之木金丝楠才有不腐、不蛀、不变型之效。三、此匾书法严谨,规整,用笔浑厚大气,体现书家的功力和做人的谨慎。四、此匾有很明显的两次雕刻痕迹。很明显,此匾有两次雕刻,一是第一次整体做法漆红和金水即:只有右边的题写人“钦命四川大主考翰林院编修卞士云题”,中间的“礼经家国”和左边的“道光戊子年小阳月吉旦日立”是同时候、同一种工艺、同一人书写的书法;其次是后刻的右边“大德望周亲翁营建志喜”和左边“姻眷弟张文海拜赠”,此属另一人书法和雕刻,无金水。再次,是时间的修改,既“戊子”改“癸卯”。
二、“礼经家国”匾额“礼”的字意之考。
“礼”在中国古代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作为典章制度,它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维护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礼”作为道德规范,它是国家领导者和贵族等一切行为的标准和要求。在封建时代,礼维持社会、政治秩序,巩固等级制度,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和权利义务。
“礼”的本质。儒家宣传的理想封建社会秩序是贵贱、尊卑、长幼、亲疏有别,要求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符合他们在家族内的身份和社会、政治地位,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行为规范,这就是礼。“礼“的范围,礼的内容繁多,范围广泛,涉及人类各种行为和国家各种活动。“礼”的作用儒家认为,人人遵守符合其身份和地位的行为规范,便“礼达而分定”,达到孔子所说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境地,贵贱、尊卑、长幼、亲疏有别的理想社会秩序便可维持了,国家便可以长治久安了。
礼的“尊重”原则:要求在各种类型的人际交往活动中,以相互尊重为前提,要尊重对方,不损害对方利益;同时又要保持自尊。“遵守”原则:遵守社会公德,遵时守信,真诚友善,谦虚随和。“适度”原则:现代礼仪强调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一定要把握适度性,不同场合、不同对象,应始终不卑不亢,落落大方,把握好一定的分寸。“自律”原则:交流双方在要求尊重自己之前,首先应当检查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礼仪规范要求。 以礼入法儒家主张礼治,以差别性的行为规范即礼作为维持社会、政治秩序的工具,同法家主张法治,以同一性的行为规范即法作为维持社会、政治秩序的工具,原是对立的。
以“礼“入法。儒家主张礼治,以差别性的行为规范即礼作为维持社会、政治秩序的工具,同法家主张法治,以同一性的行为规范即法作为维持社会、政治秩序的工具,原是对立的。以礼入法,是中国法律发展史上一件大事,法律因此发生了重大的深远的变化,礼成为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法律为礼教所支配的局面。古人所谓“明刑弼教”,实质上即以法律制载的力量来维持礼,加强礼的合法性和强制性。礼认为对的,就是法认为合法的;礼所不容许的,也就是法所禁为、所制载的。“礼”具有社会身份制度方面的意义,最迟在殷商时代已经存在;但是,作为一种较为严格的社会制度,则是周朝初年的事情。周朝初年,周武王伐纣灭殷,为着巩固自己的统治,周公便在殷礼的基础上,重新制订礼乐,将作为社会身份意义的“礼”制度化,系统化。
三、卞士云“礼经家国”对现今的意义。
首先,从书法上看,书者书写规整认真,书法精湛,是典型的行楷字体,可看出作者治学的严谨;其次,从雕功上说,此匾做工考究,雕刻流畅,深入浅出,一气呵成;从字意上说,四字字意凝炼,字字惜金,喻意深远。
“礼经家国”是卞先生第一次提出来,它充分体现了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礼经家国”就是“礼仪”、“礼制”、“礼法”、“礼德”来治家治国和施政。“礼经家国”对当今社会的意义,对家庭来说能起到教化和育人之道;对社会来说,能建立良好和谐的社会关系,和“以德治国”姝途同归,是当今建立和谐社会的良药;对企业来说,可以把它当成企业的经营理念和指导方针。从中我们不得不佩服先人技艺的高超,学文的精道。
妙哉,缘哉。经历了近两百年的风吹雨打,事世的变迁,战乱和文革的洗礼,还那么完整的保存下来,同时也说明其生命力的强盛,实为一件难得的珍贵的艺术品和收藏品,有较深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联系QQ:451964234 手机:18383519344)
免责声明: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本网工作人员删除。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无关。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