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读过古典名著李汝珍《镜花缘》的人,均知在盐城古镇便仓,有以奇、特、怪、灵而驰名的枯枝牡丹。从宋末至今,已七百年余年,历经朝代更替,沧桑巨变,经受战火摧残,始终不败。
有关枯枝牡丹的传说甚多:
一说唐代武则天为庆贺登基,责令百花隆冬齐放,唯牡丹仙子玩误御旨,触怒武后,遂将宫中二千株牡丹用火炙烤,遂成枯枝。
二说元朝末年,随张士诚起义的卞元亨兵败隐退便仓,途中马鞭丢失,遇一花鹿,口衔枯枝,跪倒马前,元亨取其枯枝,策马而归,至便仓家院,插枯枝于地,遂为枯枝牡丹。此花奇异处甚多。其花瓣能应历法增减,农历闰年十三个月,花开十三瓣,平年十二月,花则十二瓣;放花时节性较强,每年都是谷雨前后三日放花,花信儿准确无误;更堪称奇的是,这花似乎能世事时势,颇具灵性,严冬季节二度放花,枯枝无叶唯花独秀。相传明太祖知卞元亨文武才能,三请其而不出,朱元璋大怒,颁旨将元亨充军,及至赦归,满园重放异彩,元亨感慨万千,赋诗云:“牡丹原是亲手载,十度春风九不开,多少繁花零落尽,一枝犹待主人来”。
追溯其源,此花灵根乃原主人—卞济之,宋末任陕西参知政事时所植。宋亡后,济之将此花从国府园中移红白二本植于姑苏枫桥镇,后为避世又从姑苏退隐东溟(今便仓),其花随主人迁移于古镇——便仓。到了元末,济之嫡孙元亨——被吴王张士诚委以兵马大元帅,乃爱其花,1367年9月士诚败元亨解甲隐退于便仓,将原植株二本分成十二株,至此奇花名噪乡里。张爱萍将军有联:海水三千丈,牡丹六百年。
由于枯枝牡丹的稀奇墨幽名贵,政府不断拨款修缮扩建,现已占地0.71公倾,并请苏州的园林巧匠在园内建起八角回廊,天香亭,奇葩轩,牡丹仙子塑像,旱桥、碑亭、门亭等景点,又从洛阳、菏泽引进多种珍品牡丹,新辟一园,加上各种奇树异草,把枯枝牡丹园装点成苏北的一大人文景观。
“年年谷雨花似锦,岁岁观花人如潮”,每逢花放时节,四面八方,男女老幼,云集便仓,许多名人还赋诗盛赞:“炎风炙叶残红去,冰雪摧茎锁玉楼,闻道人间寒已尽,浓妆漫步上枝头”。“盛世名园几度来,赏心悦目践衣苔,叶翻露气轻盈舞,花媚春风烂漫开”。
免责声明: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本网工作人员删除。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无关。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