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修盖州卞氏族谱的缘起
  • 时间:2011-06-24
  • 原文章指向地址:【点击】
  •       辽东盖州卞氏家族一世祖卞高家闾明洪武初年自山东登州府黄县卞家庄徙居盖州卫,明、清两代居辽南名门望族之冠,人才辈出,在明代有:卞英(镇国将军)、卞文秀(镇国将军)、卞文才(明威将军)、卞文明(怀远将军)、卞文奎(驿宰)、卞世祥(怀远将军、盖州卫指挥使)、卞世奇(将士郎)、卞世功(骠骑将军)等,入清之后有:卞为凤(举人、弘文院理事)、卞三元(扬州知府、云贵总督、兵部尚书)、卞永誉(福建巡抚、刑部左侍郎)等三十余人,均为汉军旗人,其后人散居全国各地,大多以村庄的形式群居。

          2010年4月,卞世传偶得一本卞氏家谱,这本卞氏家谱是沈阳东陵区祝家镇卞麦峪村现有卞氏基本人口的血脉渊源的追溯为主线,这里记载着自“文革”期间家谱自毁后,自记忆和口传而形成的家族繁衍生息的文档资料,它是一位87岁卞崇缙老人,靠记忆和同村人回忆而成的本村卞氏家族变迁概况,但由于年代久远,有些事情或人物与史料记载的有很大出入。为此,卞世传特意去卞麦峪拜访卞崇缙老人,老人提到在盖县赵峪有卞家的八大将军坟,在沈阳于洪区马背堡村有同支同宗的卞家人,而且文革前曾有过交往;并提到目前他年事已高,已无力联系此事,这将是卞家的遗憾,希望卞世传能为盖县卞氏家族联系此事,寻找老家谱,促成卞氏家族的合谱之事。卞世传于5月13日去于洪区马背村,并与卞思孔老人沟通,而卞思孔也整理了一套本村的族谱,他是根据文革后期卞氏家族的人口变迁及卞氏人口脉络演变而回忆的记录,由于老族谱已失,单凭口传,记录混乱,为此卞世传在5月16日(端午节),组织“盖州卞氏后人第一次联谊会”,并将卞麦峪和马背堡两村卞氏长辈们请到沈阳一卞姓开的饭店,共叙亲情,为下一步寻找老家谱及合谱做准备。通过上网搜索,卞世传先生查找到营口市博物馆副研究员阎海发表的论文《明怀远将军卞世祥墓志考》,与二村族谱对照,有相同之处,随即与阎海先生联系,阎海先生将其写的关于盖州卞氏研究的四篇文章,即《明怀远将军墓志考》、《从军功世家到书香门第——浅析明清之际盖州卞氏家族的演变》、《卞世祥传》、《人才辈出的卞氏家族》及《卞文明墓志铭》、《卞世祥墓志铭》的内容和照片能发给卞世传,以供参考,并提到营口大石桥汤池镇下卞村(原卞家沟)也有盖州卞家后代。因此卞世传通过多方联系,找到其村卞氏续谱人卞家恒,卞家恒特别高兴,并说本村有一本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手抄的顺治己亥(1659年)年间修订的盖州卞氏老家谱,并愿意暂借出来以供参考。同时提供沈阳新城区马刚乡柳条河村也有一脉卞氏宗亲,其地是先祖为清朝立国建功而赏赐的,并提到有一位卞奎福老人,可能已90余岁,曾在十几年前为修谱之事,多次来信,寻根问祖,不知是否键在,希望能与其联系;卞世传又与柳条河村联系,终于联系到95岁的卞奎福,老人家特别高兴,并将其多年整理的家族材料供其参考,其耄耄之年,拳拳孝子之心,天地可鉴。卞世传又筹备拟于6月27日在沈阳金秋宾馆组织沈阳的卞麦峪、马背堡、柳条河以及营口汤池镇卞家沟村的族亲们第二次联谊,共叙亲情,并感谢阎海先生几年来为盖州卞家的文化传承辛勤研究所做的一切。5月26日晚阎海、张楚南、卞家恒、卞世传在宾馆彻夜梳理墓志铭与老谱及各村之间的关联性,并在老谱的复印件上做了校对标记。6月27日卞氏盖州族亲们就《卞文明墓志铭》、《卞世祥墓志铭》及盖州老谱的差异性,以及家族字辈谱的演变情况达成如下共识:“即以年代相对较早的墓志铭为准,以墓志与老谱相互参照而整理出的版本为参照系的坐标原点,寻找更多的盖州卞氏族人和聚集地。各村通过老谱及请文史工作者寻查历史资料和当地墓誌铭找出关联点,排出辈份,统一盖州字辈谱及祖训,列排出总字辈谱及长幼顺序,限定年代和支脉,并在营口汤池镇卞家沟村,建盖州卞氏先祖祠堂,使盖州卞氏族人认祖归宗。”

          这次卞氏修谱工作,涉及盖州卞氏后人的四个村庄,且四个村庄均有各自支脉卞氏族谱,以及各家均摆放先祖的牌位,说明卞氏后人其孝道文化之厚重,数百年传统继承的款款敬祖之情,感天动地,目前修谱老人们均已逾古稀,有的已95岁高龄,风烛残年,他们是盖州卞家的宝贵财富,他们承上启下,延续历史,总结文化,只争朝夕,挽救卞家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他们虽文化学历不高,但情谊切切,我们感到这样的家族是孝祖感恩的家族,是有生命力的家族,是生机勃勃的家族,这个家族的思想根基是其它任何意识形态不能替代的,可以说这个家族是不能战胜的!他所传承的是意志和孝道,是人类最原始的一种人性化的情感,其情其义感天泣地,在此,让我们看到未来卞氏家族的希望和强大。

          这里值得大书的是阎海先生,是他为盖州卞氏文化的挖掘、整理、归纳的工作做了多年的积累和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历史佐证,并为盖州卞氏的此次聚会及进一步合谱提供了关键性的信息和史料。因阎海先生为盖州卞家多年来所做的贡献,卞世传先生在此“盖州卞氏第二次联谊会”,特真诚赠送阎海先生笔记本电脑一台,以代表卞姓全体家族向阎海先生以示感谢。阎海先生当即表态:这不仅是送给我个人的礼物,这也是对我们文博工作的支持和肯定,也更是对我今后学术研究的鞭策,深感这项工作的功德意义及历史作用,并愿意继续为盖州卞氏合谱一事提供学术帮助。同时卞世传先生这种对先祖孝道之情,对帮助卞家的友人款待之义,对待卞姓血脉相连的款款仁德壮举,以及他在百忙之中,费时、费神、费财主持卞氏文化传承和其间的一切相关费用的承担,这是我非常感动的。并提到历史上有盖州卞三元的长子卞永誉曾为卞忠贞公的支脉------江阴卞氏写谱序,而三百年后的今天,卞忠贞公的另一支脉----江都卞氏扬州名门望族之后卞世传先生为盖州卞氏组织合谱,又将成为一段历史之佳传,

          卞世传先生在联谊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卞氏家族是历史久远、人口稀少、血统优良、文化厚重、积极进取、执着顽强的一个家族。其卞氏先祖发源地经史料考证,在山东济宁泗水县,为挖掘和保护这珍稀的卞氏文化,今年泗水县民政局注册成立“卞国文化研究会” 这个的组织,并在今年元月28日在山东济南开了成立的“卞国文化研究会”预备会。这次我能参与为组织盖州卞氏文化的传承感到很荣幸,我的名字为卞世传,这个名字是我出生之前先人就已经起好的名字,他们希望我能将卞氏家族世世代代传承下去,不仅单纯的完成江都卞氏血脉和文化的传承,还要帮助完成盖州卞氏的文化传承,这是老祖宗教给我的使命,可能已在冥冥之中保佑卞家,让我在今天能遇见阎海先生,寻得盖州卞氏老家谱,帮助盖州卞氏完成传承卞家文化之大业。我们这里最应该感谢的是阎海先生,是他的文章使我们走到一起,是他帮助我们研究、归纳先祖文化,找到老祖谱。我代表“卞国文化研究会”的全体卞氏宗亲,赠送阎海先生电脑笔记本一台,礼轻情重。希望阎海先生今后研究出更多的文化精品,尤其是更多的盖州卞氏文化精品,以及通过各种史料帮助查找各地卞家的聚集地,修補残缺的历史、焊接破裂和断开的历史,协助完成盖州卞氏合谱功德要事,为社会发展连接完整的文明内容;我愿意与阎海先生联手,积极推进卞氏文化的历史车轮的进步!我作为江都卞氏族人第二十四代世孙,卞忠贞公第四十六代世孙,估算与盖州卞氏的血脉同源应在五十代以上,这里我可以告慰卞家老祖:世传正与您的世孙们积极努力实现卞氏各家血脉相连的家谱文化的恢复,正在按您的要求传承祖训的传统思想和核心精神,使卞氏家族后代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强拼搏,功德实效,为社会的进步增加动力。今天看到族亲们半个月的时间为续谱所做的积极努力而取得的成果,感到很欣慰,作为有感情、有孝心的中华儿女,谁不想追踪姓氏的起源和地域、寻求宗族血缘根基发展的主干及支延、关注家族文化兴衰脉络、秉承姓氏传统优良品德、永葆族人后代兴旺发达。盖州卞氏文化是我们卞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曾在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有些重要的历史资料还没有得到完全的挖掘和考证,历史的文化还没有得到牢固的连接,有些重大历史事件我们也非常迷茫,必须实事求是,回到历史本来面目;而我们现在所处的历史年代正是新老交替、拨乱反正、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年代,“有些事情应该我们这代完成的绝不能留给下一代”,我们应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去完成先人和后代交给我们传承历史文化的光荣任务 ,这个任务没有德行的人是干不了的,他也不关心,更不想去参与。

          希望我们族人共同抓紧时间,不能以旁观者的冷漠态度对待自己家族文化的连接,应以危机感、使命感、责任感挖掘、抢救、建立我们卞家的优秀文化体系,相信有这些历史学者们的积极支持,传承卞家文化目标一定能实现。国学大师江都卞氏的卞孝萱老先生就是带着诸多遗憾离去的,他的离去给我们卞家后人留下许多情感思念和深痛教训,即“用有限的时间和生命,追求完整的功德实效!”为此,可说企业经营之事可早可晚,可兼顾而行,但孝道之举、文化抢救可早而不能晚,不能因暂时的琐事留下卞家文化传承的诸多遗憾,哪是断档的历史,哪是卞氏后人的罪过,哪是悔断肠子的事,因为这些古稀老人们的身体健康情况是不等你时间的!我们希望更多的卞氏后生们加强学习、提高质量、提前接班,履行男人责任,承担家族使命,为社会的繁荣创造精彩!

          这里希望南北卞氏家族的后人,秉承先祖拼搏奋斗的基因和才情,继承先人们“仁义礼智信,忠孝兼耻勇”的传统精神,共同实现“尊宗敬祖,正大直方,秉礼守道,功樊德崇”的目标,踏实勤奋,携手进步,谱写人类家族进步史的新辉煌。

    免责声明: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本网工作人员删除。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无关。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查看留言